杏彩体育注册
-
和“无名”的人一起造房子|黔东南大山里杨老师和孩子们的家
发表时间: 2023-12-21 来源:木门窗
归柳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侗族村寨,村寨位于距榕江县城约15公里的山中腹地,按当地的说法叫做“坝子”,周围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寨子分为上寨和下寨,是“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传统的木构建筑已不再是归柳村老百姓的主要居所了,大部分的村民将自己原先的传统木构住宅做改造,或是另选宅基地建造自己新的家,村落风貌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存在于归柳村,而是黔东南地区都在经历这样的变化。
無名营造社在黔东南地区的乡村调研时发现,这个区域的更新产生的纯木构、纯砖混及砖混木构混合建筑形式中,以砖木混合的类型最为丰富。
本次项目的业主杨老师从事侗语教育和传播工作,也是归柳小学的一名教师。不再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她除了想建造自己的家用来居住,还希望能接纳至少20位的孩童平时的学习和嬉戏,或者用于侗家文化交流的场所。经人介绍了解無名所做的乡村在地实践,希望無名可以帮助设计她已经做完地基,准备建造的新家。無名也一直渴望面对激烈变化的黔东南地区做更多类型的实践,切实关注老百姓的需求。
杨老师原本计划建造三层的砖混住宅,场地位于村落的核心——下寨鼓楼旁,砖混结构的孔桩桩井已经挖好。杨老师对家乡文化有自己的理解,面对即将拔地而起的砖混小楼还是有些犹豫,她希望造一个又有侗族文化,又跟砖房一样舒服的房子。她与無名的不断沟通更清晰的了解自身的需求,也让無名对于黔东南的认知更为立体。
项目最终采用砖混与木构组合的建筑形式。这是顺应当地自发更新形成的一种结果,砖混结构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应对场地的自然侵蚀及其周围嘈杂的环境,同时更好的保护木构建筑,延长常规使用的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木构建筑采用传统的木构建造技艺,丰富空间形态满足杨老师将自己的家植入复合业态的需求。黔东南适合避暑,但冬天湿冷。当地传统习俗是室内“火塘”烤火、做饭,长久以后墙壁都被熏黑,所以采光和通风也成问题。房子依地势建造,如果没做好基础,很容易倾斜并产生变形,房屋寿命减少。”为了不浪费杨老师已经打好的孔桩,也希望攒下的木材应用尽用,好让造价再低一些,無名将在这砖房混搭木构的杨宅里,将采光、通风、保暖、隔音的问题,解决得更彻底些。
根据需求,建筑物由三部分所组成,将一层砖混结构形成的内向空间作为杨老师及其家人的起居空间,三层木构空间作为团体的宿舍及配套。一、三层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由二层连接,作为公共空间的二层同时连接外部。共同组成一个容纳杨老师及其家人居住,组织活动,接待团体,住宿等复合业态的空间,未来发生的事件与空间共生。
三个垂直交通系统提供了一、二、三层及室外空间的相互连接,并形成相互过渡的挑空空间。
二层公共空间弱化边界,玻璃窗为墙,是整栋建筑与村落产生互动的窗口并形成采光层,光线通过挑空空间传递至一层和三层。屋顶设置三角形的天窗作为三层研学空间的主要采光。
三层为全木结构,外立面出挑,悬挂双层杉木外墙板形成一个木盒子漂浮在空中,木盒子的前后两面为弧形,其最长的西侧弧形立面又分为两层,错层之间是一个生活起居的阳台。立面散布的小窗对应室内空间解决切实需要,与沉稳的建筑体块相互调剂增添一些活泼。
当地的传统建筑,是一根一根的柱子和一块一块的单层木板围合起来,就成了木房子的四面墙壁。但在这一个项目中,墙体是双层的,在内侧了屋架的立面之外,还有一层立面,两层之间有三十公分左右的空隙,打上能使房子更坚固的龙骨,这样在当地阴湿返潮天气,房子外面凝结着水珠时,房间里面还是保持干燥。龙骨垫上隔音棉。木地板铺上地毯,减少了木屋走动的声响。为解决采光问题,二层做了整排的玻璃窗,在阴天,日落前也不用开灯。但在三层,考虑到邻居之间房子离得很近,窗户少,开得也小,但一个超大的天窗开在坡屋顶上,真正的天光洒落。
三层还有一个十几平米的砖砌卫生间,和杉木露天阳台。如何防水、排水、承重,团队都做了许多讨论。
黔东南地区传统村寨是由木构建筑组成,传统的建造仪式与建造技艺共同构成了该地区重要的掌墨文化。曾经掌墨文化的传承人——掌墨师,活跃在这片土地上。顾名思义,掌墨师是一群在木头上画线的师傅,他们画完线,不同工种的木工师傅才能来加工,不依托图纸,自有一套算法和口诀。谁家盖新屋或是寨子起鼓楼、花桥时,他们便受委托,身附木箱,筹谋规划。如今,村寨老百姓的传统木构居所大量被其他结构及形式替代。这片土地上的掌墨文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消逝。
無名尊重地方掌墨文化,与掌墨师一同在地实践以传统木构技艺营造的新木构,积极开拓木构建筑的生存空间,使传统木构技艺恢复活力,重新活跃在黔东南的土地上。本次项目便是和掌墨师合作,完成建造的。但是这一个项目的设计的具体方案给木工师傅们带去了很多难题,比如不规则、非直角的立面曲线,这边低那边高的倾斜屋顶,大跨度的挑高空间……無名的年轻人向师傅们学习传统的建造技艺,了解建造文化,也会拿着电脑模型和图纸疏导地方师傅们解读方案的困难,师傅根据他们理解到的信息再转化成他们熟悉的思考方式,表达出来,反复沟通不断地接受,转化,讨论最终得出结果。传统技艺仍然能够顺应这个时代。大家一起坚持了一两个月,最终画完了墨线。这种结果是两个群体之间不同工作方式的磨合,也是共同建造的关键。
随着项目的进行,业主更能理解设计的意图,师傅们发现原来自己的传统手艺还能这么有创造力,施工方的组织协调认知更为专业,作为设计,与业主从无到有的建立友谊,彼此相互了解产生默契,与师傅一起工作生活,共同探索木构技艺,与施工方相互配合,不断根据现场调整方案。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专业参与项目的人将生活在这个区域的理解反映在项目里,不断碰撞,相互影响,伴随着项目共同生长。
所以造房子时,杨老师的要求之一,就是将家里多出来的空间,做成可以交流的公共区域,能让村里的孩子来玩、跟着她唱侗歌,还要接待研学家庭,为他们提供住宿。
因此無名在设计入户的挑高台阶时,就设想着,天气好的时候,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能在楼梯间聊聊天,孩子们也把它当作半开放的户外教室。二楼的长桌和空阔空间足够十几二十人吃饭、做手艺、交流。通透的玻璃也能让初来村庄的人们,看看周边邻居的日常生活。
连接二层与三层的楼梯空间,顺带着做了展示杨老师私人收藏的“博物馆”,平实素朴的生活物件或农具经得起细细打量。
到了三楼,两侧做宿舍,4个房间共10张床。大台阶既是活动区域,也是融入建筑的家具,省钱也好看。秋千是杨老师自己扎的,她小时候就这么玩。书架摆了许多孩子们看的书,2019年,杨老师在归柳村接了一个研学团,带队的北大老师回到北京后,给她寄来了这些书。她还在靠近楼梯口的区域,用粗麻绳结了两张网,预防跌坠。
这是是無名在地营造很重要的一次实践,与公共建筑相比,住宅会更了解这个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诉求,村落的现状以及相对应出现的更新方式。在实践中顺应乡村发展的现状,在结构及形式,空间功能上满足老百姓的诉求。其中不乏一些挑战性的技术难点,比如在木构建筑三层植入卫生间、淋浴间、室外阳台等。外挂的木质墙板通过悬挑增加了室内空间,双层墙板结构有效阻隔外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噪音。前后以排扇和墙板相互配合形成弧形立面等。都在多方配合下努力呈现出来。
项目名称:榕江县|归柳杨宅项目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国时 间:2019年12月-2021年5月建筑面积:326平方米材 料:红砖|混凝土|真石漆|杉木|小青瓦设计单位:無名营造社主持建筑师:陈国栋驻村建筑师:李金鑫设计团队:赖家伟|姜星宇|胡明睿(实习)业 主:杨慧|石锦施工团队:姜继俊团队掌墨师团队:吴良玉|吴邦杰|杨胜贵建筑摄影:巖谷工作室-赵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