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技艺闪耀今天的日子

    发表时间: 2024-02-16 来源:木雕

产品说明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马尕主麻在查看锻制好的保安腰刀。 新华社记者 陈斌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穷的地方之一,也是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富集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传承着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临夏砖雕等1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有着临夏刻葫芦、河州羊皮鼓舞等148个省级、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珍贵的非遗如同粒粒珍珠,在临夏州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如今更成为 “非遗+扶贫”的有效载体,助力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一间工坊里,41岁的保安族腰刀巧匠马尕主麻拿着小锤,反复锻打铁片和钢片。电光火石间,刀坯初现雏形。

  保安腰刀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一把精美的保安腰刀,要经过炼铁、夹钢、锻打、淬火、打磨、开刃等几十道工序,并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刀把和刀鞘才算完成。纯手工打制的保安腰刀,具有典雅精美、经久耐用等特点。2006年,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尕主麻是保安腰刀第四代传人,也是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最初接触锻刀技艺的时候,他从拉风箱、提大锤、弹罗把学起。如今,他已掌握了制作各种精美腰刀的技艺。马尕主麻在传承中不停地改进革新,采用传统工艺加高碳钢,打制出来的腰刀硬度更硬、韧性更强。2009年,马尕主麻还锻造出了“蜘蛛纹”腰刀,开创了腰刀制作的新工艺。

  “只有让更多人加入锻制腰刀的队伍中来,才能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马尕主麻说。遗憾的是,由于保安腰刀锻制过程复杂精细,费力且有危险性,近年来锻制匠人越来越少。

  为了壮大保安腰刀锻制队伍,也为了带动周边贫困户借锻刀手艺脱贫致富,马尕主麻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举办腰刀大赛……近年来,传承队伍逐步扩大,保安腰刀文化也慢慢变得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今,保安腰刀锻制过程中的锻打、淬火、抛光等工序都可由机器完成,以前需经数月制作的一把保安腰刀,现在只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

  2018年11月23日,由马尕主麻牵头,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揭牌成立。揭牌现场,工坊同时举办培训班,马尕主麻和另外几位传承人手把手传授绝活。2019年4月23日,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为工坊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与市场接轨注入了活力。

  “在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帮助下,咱们进行了研发和设计,生产开发了包括厨房用具、体育器材等各种产品。未来,我们还想在刀上附上含有生产信息的二维码,全程追踪物流,开辟通向市场的绿色通道。”马尕主麻说。

  目前,该工坊吸纳包括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县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25户50多人参与腰刀制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户40余人。在马尕主麻等的带动下,保安腰刀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政府还给予传承人和贫困户相应的补助,让手艺人无压力教学,贫困户轻松学艺。”积石山县文体局局长周永祥介绍说。

  “保安腰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也对保安腰刀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有信心。”马尕主麻欣慰地说。

  在临夏的很多建筑物上,古朴大气的砖雕几乎随处可见,山川、清泉、梅兰竹菊等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

  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的临夏砖雕是临夏州的传统民间艺术,以其构思巧妙、技法独特,在全国众多砖雕流派中自成一派,成为河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近年来,临夏州将砖雕这一传统民间技艺与脱贫攻坚结合,培育富民工程,通过砖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位于临夏砖雕产业园的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简称青韵公司),砖雕匠人张海林正在仔细端详一件自己最新完成的砖雕作品。“这不只是一件砖雕,更是我内心的一个梦想,改变生活的梦想。”从业20多年来,张海林对每件作品都充满耐心和细心,每一次敲打和每一刀雕刻,既恪守传统,也有技法创新。

  张海林是青韵公司的员工,也是临夏州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学员。该工坊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与青韵公司合作创建。工坊采取“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等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助推砖雕能手致富。

  张海林之前在外地做砖雕手,一天能挣30元到50元。来到青韵公司后,通过工坊的技艺培训,他的手艺慢慢的变好,工资也慢慢变得高,“现在每月能挣七八千元,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如今,张海林更加专注于砖雕的创意设计和雕刻技术,凭着日益娴熟的砖雕技艺,他还被评为“甘肃省技术标兵”。

  砖雕匠人郭宏杰,也来自青韵公司和临夏州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从事砖雕工作之前,他和当地大多数青年一样,在外地打零工。2014年,青韵公司向社会招聘砖雕学徒时,郭宏杰毅然选择返乡。

  当学徒之初,郭宏杰面临的困难重重,尤其是自己不存在绘画基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打磨、构图、雕刻……凭借认真刻苦的精神,郭宏杰逐渐掌握了砖雕的技术要领,生活也慢慢变得好。

  为了帮助更多人就业、脱贫,临夏州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于2018年开设砖雕传习所,面向当地砖雕从业者和贫困户,举办了20多期砖雕产业人才培训班,培训砖雕专业人才120人次。2019年,工坊吸纳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4人、边缘户26人,今年又吸纳建档立卡户13户,目前工人月均收入达4500元以上。

  经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推动,青韵公司和工坊还对传统产品做了再设计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数十种砖雕产品的打样和试生产,其中28个品种计划投放市场。

  “只有创作和生产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非遗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市场。”兰州交通大学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研发团队负责人管兰生说。

  “下一步,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制定区域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水平,筑牢砖雕传承的根基,也筑牢大家致富奔小康的根基。”临夏州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范祥军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