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文韵——广东梅州蕉岭石寨村的建筑特色与营造规律

发表时间: 2023-10-18 来源:新闻中心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粤东客家地区作为客家人聚族而居和历史上文化频繁交往的地区,是一代代客家人魂牵梦绕的“乡愁”。源于中原地区汉文化的传袭,在迁徙和定居过程中与本土文化适应融合,形成了客家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深深影响了客家古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文化、人文景观营造等,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石寨村位于蕉岭县南礤镇,是粤东梅州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客家清代村落,村庄具有500多余年悠久的文化积淀,人杰地灵,传统风貌浓郁。石寨村以石寨土楼为核心的客家建筑是梅州地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客家传统村落,除了文物建筑之外,石寨村内还有大量传统建筑也保存较好,共同构造完整的历史村落形态。石寨村视域范围内无高层建筑,整体环境和建筑格局基本完整,但部分新建筑材料和风格与原有建筑不协调,传统建筑为土墙瓦顶,特色是外墙上的木挑廊做法,在梅州中心地区罕见,东面旧方楼的建筑群较为残旧,但整体区域的巷道环境保存完整,仍有较强的历史氛围。

  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和文化融合,衍生出颇具客家民系特色的风水理论,影响着客家人的建筑思维和建筑行为,在石寨树德楼的营建中起到了很好的运用,体现在建楼的选址、房屋的定位、风水的改造。

  在树德楼建造之前,会先请风水先生来选址定位。风水先生在选址时通常首先要看“来龙”,即土楼背后靠山,也就是村落东侧的马山,山后又有山岭护卫。风水说把山脉走势称为“龙”,而马山山上草木茂盛,山势蜿蜒起伏,更远处皇佑、金笔山更是绵延数里,如行龙般富有生气。再就是看“来水”,即水源、河川的走向。入水口多支流汇聚则象征财源广进,再者还要看“水口”,水口是一方众水的总出处,出水口忌多头,象征财不会漏走。风水说认为水口是村落的门户,关系着村落的安危盛衰。正如上一章对村落选址的分析所述,石寨河在村北面由武平将军地河与本村廖集河汇合成,而后单一出水口流往东南方,正是此风水之说的运用。而对于方楼、位楼等建筑单元,其“来水”也包括屋前半月型风水塘,这些风水塘连通村内水系,有渊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谓之“聚气”。

  楼基选择要“以口定向”,即土楼大门位置应与水流很好地配合,最后看“分金”,即使用罗盘确定楼的方位,就是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选择土楼方位,这就要分析古代星象学中代表四方二十八宿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处的位置了,“宁可青龙高一丈,不可白虎高一头”,这就是说,一般来说,青龙要蜿蜒柔顺,白虎要低缓更,甚至其势要比青龙更为柔顺,与青龙呼应,左回右抱,烘托穴场之生气,这才是符合风水家心目中好风水的标准。这四象与房屋中心一起,分布象征着木、金、火、水、土,这与“五行石伯公”又相互对应。[24]因此,正如树德楼建在山脚溪边,为的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后面山峰峙立,左右山丘辅弼,前面水流蜿蜒,对面案朝屏障。楼后有山岭阻隔,可以挡住冬天北来的寒风,在向阳坡上建楼能获得最好的日照。

  在前期的筑楼基础上,为了补足风水上的缺陷,通过对建筑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和变形,以达到改造自然意向,打造更加理想的风水的目的。客家民居喻象形“太极八卦”,以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为到达阴阳平衡,正大门、斗门的朝向是最重要的,因而部分客家民居的斗门并不与连着的外墙相平,而是转了个较小的角度,如承志居。而具体方位则是在建房时,由风水先生依据房屋主人及重要家人的生辰八字等信息推算出的。

  客家人非常看重风水林,屋后无论是山丘还是平地,都会种植有风水林。这些树木通常高大繁茂,种植后就自生自繁。经年累月后与房屋年纪相仿的树木越长越壮,很多古树树龄也到几百载。风水林的作用很多,可以挡住西北面的风沙,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过滤冷风,使屋内比较暖和。夏季的时候可纳风遮阳,是老人孩童避暑的好去处。客家人相信屋后的古树跟祖屋人的命脉仅仅相关,如若古树枯朽或者倒下,则意味着族中将有老人遭遇不幸,因此客家人世世代代都会爱惜保护好屋后的风水林。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多含有特定的图像意义。这些图像所隐喻的象征意义,一般与传统的哲学思想紧密关联[25]。传统建筑装饰图案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观形态是与多种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多样性质的建筑材料为装饰图案提供了多样性质的装饰载体[26]。对于客家民居建筑装饰来说,在题材上的主题有动植物、人物、生活中的静物等;在形式上包括几何纹理、绘画、雕刻等;在内容选材方面涉及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图腾、有象征意义的图案等;在材料工艺包含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绘等;在装饰的部位大多分布在在:外立面主入口处、檐口下、屋脊上;屋内中、下堂梁架及其附属构件;还有门楣、门扇、栏杆、窗棂等小构件[27]。石寨村古民居总体装饰风格较为朴素,较少鎏金彩绘之属,多为建筑细节之处点睛之笔,如门簪、门扣、雀替、窗棂等,也反映了石寨村村民低调朴实、追求务实的品性。

  进入民居的第一道门通常是两侧的其中一扇斗门。有些门框的位置并不一定与外墙平行,因为客家人对建筑斗门的朝向很看重,开取门洞前要请堪舆先生确定门洞的具体方位,所以有时候门框都会与建筑外墙有小角度的转向。斗门、正门为矩形门洞,门框左右两边内部开有方形的穿孔,右边孔洞内藏有方形条木,作为插门闩而设置。部分门框上沿有一对“门簪”,又称“户对”,采用阳雕方式上以朱漆,只作装饰而无结构用途,石寨村部分大门则无此装饰,如方楼。门楣用麻石阴雕,通常挂有牌匾或是镶刻有石匾,为屋名,如“华祝堂”、“敦仁楼”。门框下方两侧有一对门枕石,刻有简单的线条样式或是雕刻成瑞兽造型。

  大门门板多用实木制成,外面有一对铜制的门环,门环古代称为铺首,准确地讲,铺首只是门环底座,铺首衔环才是一个完整的门环。通常门环多由各种民俗吉祥物组成,它们的内涵丰富,渗透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痕迹。土楼的门环很多都以八卦或莲花为造型,可见当地人们思想观念深深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相比与那些进入公共空间的门来说,房间门的尺寸明显要小很多。房间门一般用木门框,框的厚度也相对窄小,但门槛仍用麻石垫置。门板样式也各有不同,石寨村常见的有以实木门板居多,少数民宅内有直棂门板、镂空门板等。

  窗的形式有直棂石窗、直棂木窗、圆形花窗及各式图案的木窗,如敦仁楼“卍”字造型拼出镂空图案;树德楼木雕的镂空窗花多装饰以团龙、蝙蝠等图案,以象征富贵吉祥。

  客家民居总体风格实用简朴,清新淡雅,对梁柱等装饰有注重但相比潮汕等地而言,工艺等较普通。

  外观雄壮粗犷的土楼中,最精巧的部分就是土楼内部结构里的木雕,这些木雕图案多变,风格鲜明,内容丰富。屋架两侧的斗拱通常雕刻着包含传统伦理的故事和人物,或是祥云瑞兽等象征吉祥如意、健康平安。

  土楼的石雕通常见于门、厅等处,雕工精致、古朴典雅。如大门口两侧的门枕和门厅的石屏通常都刻有浮雕,饰以麒麟、狮子、龙凤、花鸟等具有吉祥象征的图案。

  总体来看,石寨村客家建筑的装饰图案简练大方:1、题材上花卉图案以牡丹、兰花为主,喻“富贵”、“高雅”,或是以瑞兽、祥云象征吉祥如意;2、雕刻艺术上,以梁架等木雕构件为主,部分柱础、门槛、门簪用石雕,基本没砖雕、灰塑等装饰艺术,而梅州蕉岭客家地区的民居也少见有砖雕、灰塑。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親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的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客家传统民居大多采用未经加工的天然材料,或稍经加工仍保持自然本色的材料建造,体现出独特的建筑风貌。而在石寨村,夯土和木材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是木结构为主的土木共济的建筑结构体系。

  对于客家人来说,泥土不仅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耕作的土壤,也成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有便于取材的特点。泥土的热功性能较好,体现在保温隔热能力强,同时兼顾热量满辐射的作用,有助于平衡调节室内温度。作为大山里的子民,木材的获取则更方便快捷,越是未经处理的自然木材,它的可循环利用的能力则越强,使用后又可回归于自然环境中,不产生任何污染,是天然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因此客家夯土建筑体现了尊重自然与生态的精神,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基通常用石头砌筑而成,筑成较高的台基,用来承受墙体重量,还能够阻隔下层的潮湿,具备比较好的防潮作用。通常依墙厚挖土,在沟槽内下大石块,至地下30厘米,尽可能使之互相交合、错缝,缝隙间填以小石块,基础之上,铺卵石,并以灰泥胶结。如方楼是以岩石做基,夯土为墙,以木材搭梁架和廊道。

  “水”对于客家人来说是财富的象征,故而有良好的水源十分重要,在打造地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用水和排水的问题。以方楼为例,建筑东靠马山而建,开基选址时就考察好了附近山体和水系,建房时从山上山泉水下来,通过暗管连接直接到达屋内。而周边无山泉水或山泉水难以运达的地区,则通常靠挖井取水,石寨村中部偏西侧的多数民居如燕诏楼、崇德楼、立本堂等,大多都在房屋门前或天井挖井来解决生活用水,或在天井内放置大水缸,储备雨水以备不时之需。村内的多数水塘与周围水系相通,常年有不间断的活水,以保证水位恒定,这些池塘的水可用来洗衣、浇灌塘唇田地,同时也降低了火灾的隐患,若发生火灾,便从水塘引水救灾。

  土楼的排水系统十分发达,由于土楼的建筑材料为夯土,长时间被水浸泡会影响其坚固稳定的性能,严重的话会引起坍塌。因而,在防水方面除了要用鹅卵石打墙角外,土楼内外还布置有专门疏散积水的排水沟槽。排水系统外部根据地形、水流设置散水通道,内部则沿大门走向设置主排水道及检修孔,依据风水理论,主排水道极少直线外泄,以防“泄”了主人的财运。而屋面的排水则是由双坡屋顶两侧排水,水从屋面沿滴水瓦滴下,外侧屋顶的滴水流入房屋周围的排水沟,再由排水沟流出;而内侧屋顶的水则滴入地面,再顺由地势沿着地面坡度从高到低向下排水。

  石寨村树德楼等古民居过去百年间水道通畅,从不堵塞,给水排水流线并不交叉,各成系统,以保证水源不污染。

  石寨村建筑单元中,土楼体现了客家人高超的建造工艺水平和生活智慧,曾被日本专家称为“利用特殊的材料和绝妙的方法建起的大厦”。土楼最大的特征就是夯土墙,然而夯土墙并非土楼所独有。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从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了,客家人的夯土墙正是源于中原地区,而且客家人在土楼的建造中把夯土技术提高到极高的水平。

  夯土民居的主体是夯土墙,其主体是以土为材料的,一般的作法是选用粘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黄土,有的还掺上粘土;讲究的作法还用“三合土”,即黄土、白灰、沙子拌合夯筑,土中再掺入红糖水和秫米浆,以增加土墙的坚硬度和粘合度。夯土墙有专用的夯土工具,将按比例混合后的三合土放入槽中压紧,不断夯实,这是建造土楼外墙的必备工具。外墙是用夯筑的方法建造的生土墙,生土墙的夯筑方法和钢筋混凝土的浇注类似,先架设木摸,在其内填土,用木摸板一层层地夯打下去。

  有的土墙夯好后铁钉都难以钉入,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墙脚往往用鹅卵石干砌,以防洪水浸泡。夯筑过程中还将长竹片作为竹筋夹在夯土墙之中,以增强土墙的整体性。夯土墙的优点是适应当地气候冬暖夏凉,耐用坚实、经济。

  石寨村多数民居厅堂的地面通常以普通石灰地砖铺砌,走廊的地板则用水泥、石灰、红壤土和砂混合的四合土铺制而成,少数是用地砖铺制。天井上方地面四周边沿都会采用整条麻石横铺,中间下凹的天井地面则以地砖铺砌,四周留排水渠道。堂屋后化胎地面常用河卵石铺砌,清末民初时也有不少的围屋用青砖代替河卵石铺制。

  一般屋面是用瓦面、木檩条做成的坡顶,瓦的铺贴方法以阴阳瓦面为主,用平瓦一正一反铺成,利于排水。铺贴用的是灰浆,在檐口部位用几块砖压实。有的围龙屋屋面下还会做阁楼,具体做法是用木材在墙上钉木枋架,上铺木板而成。阁楼既能起到隔热、通风的作用,又能用来堆放杂物及储藏谷物。

  石寨村现存的历史建筑是明、清、民国初期三个时代的遗存,大多数是400多年至300年之间较多,密集形的古民居群,基本上算是具有传统客家文化的建筑特色。除少部分后期现代建筑外,均为自然与人文环境保存良好的客家农耕文化的典型,不一样的风格客家围屋错落有致,依山而建,形态上有方形围屋、半围龙屋、杠式楼、走马楼,还有中西合璧式的围屋,成为客家地围屋建筑保持最完整的,规模较集中、最富有特色的古村落,被专家、学者、作家、游客称之为“客家民居”的博物馆。

  从建筑形态上划分,石寨村有方形土楼、围龙屋、杠式楼、走马楼,还有中西合璧式的围屋等,都有各自的建筑特色与营造规律,以下为分别选取各类典型进行深入剖析。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石寨村郭姓五世祖圭万始建第一座土楼,当地称“方楼”。据《蕉岭县志》记载,“境内原有石寨、皇佑、小岭、上岭背四座土楼,如今只保留石寨村明清时期的两座。土楼呈方形,又称方楼,是典型的防御性客家民居建筑。”

  福建武平流向梅县的石寨河从西南方向西北面蜿蜒至东北角,东北面为对门山、过马山,西南面为马山。距今480多年,占地面积889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方楼共有3厅、75房、1巷道、1天井、2门,一层为厨房,二、三层为住房、仓库,木质楼梯、楼板。

  方楼年代比较早远,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白蚁、土黄蜂蛀蚀,现状明显残破,西北角雕楼崩塌,部分桁桷损坏。外墙夯土墙无抹灰,梁架构件为圆木,内部走廊木构件大多残破,比较简陋,而且经过历次简略修理,首层入口门厅地面为卵石铺砌。内天井立面按照走廊立柱为11×4(间)。大门从长边进入,平面呈横长方形,朝向北,是和树德楼不同之处。

  大门选用非常大的木料制成,厚约20厘米,并且用铁皮包着以防范火攻。大门的上方设有用铁皮制成的水槽,门框上面从二楼引出4个“护门孔”,用竹筒导出,作为防御装置,若遇到盗贼攻打,可以将开水导入孔中顺流直下烫伤来敌,在遭遇外部敌人以火烧大门的时候,有通水管道连接大门正上方的二楼房间与水槽,水就由二楼房间顺管道和水槽流到大门外,扑灭大门上的火。为防止敌人在外面以火攻楼,土楼的大门内部还配有专门的灭火设施。

  在楼的东南端和西北端各有一个“雕楼”,俗称“火角”,为方形柱状建筑物,高出原楼2米左右。这里的长方形石窗,每个小窗均由花岗岩石条镶嵌,十分坚固,细长的窗眼为枪眼,可由此用火药枪射击御敌,亦可作了望楼,居高临下控制着土楼四周。

  两座土楼都是以黄泥土、沙石为主夯筑而成的土木结构楼房。土墙的原料是采用附近山上的黄泥土,掺入小溪中的沙石以及适量的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间或掺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从底层至顶层厅堂及房间隔墙均用土筑墙承重,底层墙厚达1米,向上逐层减薄,横向则用大杉木架构承重,桁子长达7米,大梁直径30余厘米。

  石寨方楼是蕉岭县境内具有防御功能土楼建筑代表之一,是通廊式住房结构,对于研究蕉岭县境内客家土楼建筑文化和合族聚居的民俗风情具有一定价值。黄汉民先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福建方土楼》一文中说,闽南“漳州地区很多方土楼都有明确纪年。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有纪年的方土楼是漳浦县的‘一德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30]然而就时间而言,它比粤东北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的方土楼在建造时间上晚了整整36年。而在福建学术界,有闽西客家土楼与闽南民系土楼孰早孰晚,以及谁影响谁之争论,因此石寨村方土楼的发现,无疑是闽西式方土楼比闽南式方土楼更早的宝贵资料。

  清康熙年间(公元1622—1723年),距今380多年,郭姓十世祖茂亭,在方楼附近约100米处始建第二座土楼,均为座南向北,名为“树德楼”。

  树德楼整个建筑群共有6厅、58房、1巷道、2天井、2门,占地面积1863平方米,建筑面积3460平方米。其中树德楼土楼占地面积798平方米,附属楼——依玉楼及议事厅占地面积1065平方米。

  1、平面:树德楼平面为纵向长方形,大门向西偏南四面房间围合,上覆瓦顶,中有天井。二、三层走廊有立柱立于首层挑檐梁之上。以二、三层走廊立柱为依据,正面为三开间,心间瓦坑数为23,次间为10;侧面(深)为四开间,各间瓦坑数约为15(因为柱缝未严格对位于瓦垄)。

  正面前后两排房间,心间廊柱对位分隔为两间(此两间对称,有厅的意味),因此正面前后两排各有4间房,和侧面相同,加上转角房间,每层为20间房间的基本格局,但南角和北角(主朝向为西南)均有楼梯间,用房大小和格局略有调整,同时平面上西北角和东南角均有突出角楼。

  总的来看,树德楼平面仍有梅州客家堂式屋的遗意,侧面用房仍是典型的横屋用房的格局(一门一窗),但适应防卫性土楼的特点,厅堂空间不发育。

  2、结构:夯土墙承重结构,墙体底部大门处估测约为80厘米厚。二、三层走廊立柱立于首层挑檐梁之上。

  3、梁架:梁架用材应是杉木,走廊为方形檩木支承,两架深;房间不详;走廊外用圆形挑檐檩。梁架檩条均为梅州客家传统样式。梁架、檩条木构件外观大多保存较好,但部分有受潮腐蚀痕迹。

  4、屋面:树德楼屋面桷板、瓦件、转角合瓦以及天沟做法同一般梅州传统堂式屋或杠屋建筑。挑檐瓦和瓦头近年维修。

  7、大门:一层正面开大门,石门框,木板门,均为原建。门前有深一间门廊,悬山做法,深1.5米,和梅州传统杠屋的常见做法相同。门廊用柱上木下石,轩的做法为平板覆盖的简单样式。

  大门顶端从二楼斜挖数个嵌以竹筒的孔,称“护门孔”,倘有匪徒攻门,可往下打枪或灌注开水,使敌人不敢近前攻门。

  8、窗:房间向天井开窗均为梅州客家传统样式的直棂窗,依据建筑的防御需要,外墙不设大窗,仅有少数石框的竖向狭长窗洞,明显为防卫需要。二、三层走廊栏杆隔扇均为近年维修。

  9、附属建筑:简介材料称为依玉楼及议事厅,但现场未见牌匾。主楼前面有一祖祠,是合族喜庆活动的场所。四周还有外楼。不仅更适合人居住,而且更具有防御性。估计树德楼和现存附属建筑均为一处大型建筑组群的一部分,其平面格局不明,有可能和梅州客家传统的堂横式建筑群相似,树德楼为其后座。议事厅可能位于二进位置,现状保存尚好,为三开间倒座形式的三合院,梁架木构保存较好,为穿斗结构,有木雕鳌鱼形雀替和垂花柱,部分隔扇保存,版心为几何纹样木雕,雕工精细。一进格局已经改变,宅门为一小门,从轴线一侧进入,上有匾书“树德楼”。

  此外北侧边路住宅建筑基本格局保留尚好(部分坍塌损毁),为横屋(连同横屋天井)样式,梁架古朴。天井中有口井,供楼内居民汲水饮用,现已废,居民已用上自来水,而且从1958年起,已用上水电照明。位于石寨村麻岭顶东麓。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郭氏十七世崇香公(乾昌)之妻刁氏协子五人兴建,至今119载。崇香公是锡韬公三子,字乾昌,号善山,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清诰封朝议大夫。其长子云鸿,号宾秋,字水秀,诰授奉直大夫。

  坐东北向西南。由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为两堂两横两层一枕屋杠式围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30.9米,总进深37.6米,共计房屋66间,占地面积约1160平方米。

  悬山顶、灰瓦面、沙灰夹石垒墙,木质挑、条状窗。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上方题“华祝堂”。上、下堂均为敞厅。下堂与上堂之间左右廊厅对称,开侧门,中间天井宽大,卵石铺面。上堂比下堂高一台阶,木质屏风,后墙施左、右拱劵门。枕屋正中设有私厅,左右房屋偶数对称。左右横屋为硬山顶、人字山墙,内分上、下廊,各设有私厅。二层形同一层,内容不一样,木质楼梯、楼板,楼板用沙灰、卵石等铺面;沙灰夹竹条护栏。

  弗里德曼对我国村落内的宗族体系这样描述道:“家庭是宗族中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家庭都有家长。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复合体(compound),每个复合体有首领。几个复合体组成一个房支(branch),每个房支有首领。几个房支组成一个宗支,每个宗支有首领。几个宗支组成一个宗族,每个宗族有首领”。在传统时期,宗族是敬宗收族、规范地方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32]石寨村就是典型的单一姓氏——郭氏为主的村落,作为的宗族最为神圣的精神信仰场所,马山祖祠寄托着郭氏时代族人对先人的悼念和对宗族的归属感。

  马山祖祠即石寨村郭氏宗祠,位于树德楼北面较高的地势,坐东北向西南,和树德楼基本平行。相传原祠乃名师所建,结构独特,历史久远,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建立,迄今已有490年,富有传奇色彩。[31] 根据郭氏族谱记载文字中描写到:“祖祠香火缭绕,丁财贵旺”、“祖祠上堂两侧,挂满金字牌匾。十六条旗杆,分竖祖祠内外斗方”,这是用以彰显历代获取功名的宗亲的旗杆石。

  从族谱上原祠的平面图格局推测,原祠可能是“一堂两横一围龙”的样式。客家围屋素有“祠宅合一”的建筑功能与结构特色,马山祖祠也不例外。前有禾坪,称为“外天池”,与内天井“内天池”相照应,开一正门两侧面,堂屋位于中轴线上,设祖先牌位,为大禾堂,而四“横屋”为正房,位于祖堂两侧,从内往外依次为“厢护房”、“左/右天池”(即冷巷)、“护房”、“左/右外天池”,最外层有一圈半圆围屋,后有“化胎”,位于堂屋与围屋中间,为“管丁”聚气之地。

  极为可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马山祖祠惨遭破坏,雕饰损毁,乃至格局面目全非。现状祖祠仅存一座厅堂,或为后代重建的简易土房,但用地内未受新建建筑侵蚀,并已重新油漆,重设祖先牌位,香火延续,神龛两侧书有对联:“祖庙壮乾坤承先代五世建祠旅聚马山上接闽杭统绪,宗功昭日月贻后人万年食德基丕石寨长绵将相家风”。而外层围屋坍塌半数,其余均为空置。祠堂外庭院地面散落放着刻有石雕的旗杆石基座和残缺的“节孝”碑刻,上面铭刻了石寨村郭氏族人的历史信息,和马山祖祠曾经的精美壮观。

  杠式楼,单层的通常称之为杠屋,“杠屋是客家民居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类型,因其纵向排列,山墙朝前,故称杠屋。”[33]其特点是房间呈纵向排列,每一纵列为一横屋,通常至少有两纵列或以上排列,有几纵列则称为几杠楼,如二杠楼,三杠楼等。

  崇德楼建于明代,于清代重修,为两层三杠楼,坐东南向西北,纵向三横屋土楼布局,总面阔54.7米,总进深53.1米。悬山顶、灰瓦面、生土夯墙,木质楼梯、楼板、护栏。土楼为两层结构,面阔35.2米,进深53.1米,占地面积1869.12平方米;大门硬山顶,麻石条门槛木质门框。一层为厨房,二为住房、仓库;石基木柱构筑木质屏风;下堂与上堂之间天井宽大,卵石铺面;上堂为敞厅。

  走马楼,外形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为倚山建筑,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厨房、农具杂物房、畜栏、厕所等,上层为居室和仓库等。走马楼的主要特色是:在二楼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条长长的走廊,其主要优点是适应山区潮湿、多雨的特点,既可防山洪、避潮,也可防盗、防野兽,干爽、卫生、通风,这种建筑既美观又实用。

  石寨村现存多座走马楼,部分尚且完好,仍有村民居住,但有少数走马楼二层走廊破损,不可行人,多为虫蚁腐蚀或年久失修,亟待修缮。

  青云塔又称石寨古塔,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8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由塔基、塔身组成。塔高约28米,墙厚0.9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塔身正立面为拱券式塔门,上方镶嵌铸有“青云塔”三字的大理石碑。

  塔基为十六边形,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布局,外墙逐层向上收窄,沙灰夯墙外批荡沙灰,每层开四扇方窗,层与层间窗户上下与不同垂直面错开;内均木质楼梯、楼板,第六层楼板三合土铺面,楼梯呈螺旋式上升,第七层塔沿有青砖齿轮状装饰;塔顶施葫芦形塔刹,是为仿楼阁式砖塔。

  青云塔最独特之处是整座塔无屋檐,外形浑然一体,施工精巧、造形美观,如有直冲云霄之势。据《蕉岭县志》记载:“青云塔建筑形制独具一格,整个塔无屋檐,外观塔身不见分层痕迹,峭壁削立,青云直上,气冲九霄,故名。”

  塔前伫立一石碑,碑刻村中文人郭思乐撰写《青云塔赋》,曰:“蕉城之北,凡七十里,过马山,有塔耸青云,乃以为名,谓青云塔。塔在山之阳,拥风雨云霞,因其朴而见崇;揖山川星月,积经年以成胜。碑无记语,而瞻者络绎于途,塔矜风采,却兼有文峰之号,所缘者何?盖文风盛,民气旺而地运祥也。”碑文此段描绘了青云塔受到络绎不绝的访客前来瞻仰,又被称为“文峰塔”,不仅因此塔脱身独立于奢华有余飞檐碧瓦的佛经塔阁,塔身线条简练,质朴而不失清雅的姿态立于山间,而且因当时文风盛行,国泰民安,一片祥和之景,望者易睹塔思情,或报效国家,或壮志凌云,亦或思乡念故人。

  关于青云塔,当地还有一段传说故事。传说当年孙悟空在被玉皇大帝册封为弼马温后终日闷闷不乐,常无故鞭打天马发泄怨气。是日有一匹青龙马因忍无可忍而挣脱缰绳下到人间,当它听到石寨附近的小镇民富物饶时,便化为一座马山,日伏夜出,偷吃谷物,百姓因此叫苦不迭,纷纷到附近龙王庙祈求龙王解救众生。玉帝得知后大怒,令孙悟空和托塔天王父子随龙王下界惩治。他们来到此地上空,发现青龙马化成的马山,随即哪吒抛出两条白绢,顷刻间变成两条河流,左边的为北礤河,右边的为乌廖河,此时李天王将其手中宝塔往北礤河对面的山上祭出,立刻耸立一座七级浮屠,此乃青云塔是也。从此,青龙马被囚于青云塔底下,永世不得动弹。而今后该地区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富饶安康。[31]

  石寨土楼以及石寨村作为客家文化区传统环境艺术的代表作品,是粤东北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是现存梅州地区少见的土楼建筑村落。石寨村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历史环境保存完整,村落东边为山地,村落西边河对岸为广阔的农田,风貌基本完整。村落周边景色优美,山体、河流与农田构成了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客家文化区传统环境艺术的代表作品。

  土楼建筑不同于传统院落民居或官式建筑,它反映了传统建筑营造上对安全要求的水平,各层枪眼、厚墙、角楼等手法务求达到防盗匪的效果,在风格样式上都具有其它建筑类型所未能具有的特殊性,显示出客家人高超的建筑技艺。

  梅州地区土楼多见于大埔县,蕉岭石寨土楼是周边地区罕见的建筑类型,另外也是研究土楼和梅州客家传统院落式民居类型关系的重要例证。

  土楼建筑多见于闽西客家,蕉岭石寨毗邻福建武平和梅县松源,是粤东两省地带,其建筑形式对研究客家文化的传播和演变有重要意义。两座明清时期纪年的客家方楼历史悠远长久,是闽西客家方土楼分布至南边的下限,粤东梅州客家围龙屋的分界线。

  石寨土楼建筑群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充分显示了客家人合族聚居的风格和艰苦开拓的精神,在土木建筑史上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价值,是研究岭南客家古建筑的重要标本。

  土楼建筑在梅州客家重视土质材料的地方特色之外,在古代多层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上有一定代表性,是历史建筑营造技术代表的价值。石寨土楼结构具有厚实的墙、坚固的门、四角设“雕楼”、细长的石窗眼、用大杉木架承重等建筑特色。这些结构使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合族聚居性等特点,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包括防风、防震、防兽、防盗、御敌等功能。石寨土楼不仅在土木建筑史上有重要参考、历史价值;而且显示了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合族聚居风俗和艰苦开拓精神。

  石寨村总体布局合理,背山面水延绵展开,形态上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建筑肌理清晰,对地理环境的整合科学合理,使得村容村貌疏密有致,富有粤东客家民居的地域性空间特点。古村落ECO格局完整,颇具规模的古树、田园、竹林和山体水系,呈现出丘陵盆地地区完整的客家农业社会生态环境。

  石寨土楼及其周边历史环境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和村落,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可以培植客家人的文化认同感,具有社会教育意义。

  石寨土楼及历史村落是农村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是城乡环境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强保护和利用对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石寨古村是一个集中展现村落布局、建筑文化、建筑材料、村民生活习俗的客家文化博物馆,其优美的山水田园风貌、多元的饮食特色、丰富的民俗文化,都是石寨村村民生活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各民居的单体规模种类非常之多,建筑防御性与聚向性特点明显,生动地展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映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成为了解古代中国汉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无论从旅游休闲、美术写生、摄影艺术角度,还是古村落聚落特色与建筑文化研究角度,都具备极高的价值。